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生活器皿的发展史

2024-07-14人已围观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朝时期。在商朝殷虚的遗址中,出土了各种款式的陶片和陶罐,包括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和文字与当时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具有密切关系。青铜器的成本较高,主要供贵族使用,而广大民众则使用陶器作为各种生活器皿。商代制陶工艺得到普遍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出现,釉色为青绿带褐黄,胎质较硬呈灰白色。陶器的用途也不再局限于盛放物品,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大致可分为日用品、建筑器材、殉葬用品和祭祀礼器。朝廷对制陶工作也非常重视。

到了秦汉时期,古代建筑多采用木料构建,不易保存久远。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在残存的废墟中仍可发现瓦当和汉砖等遗物,从中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时期,隋朝的建立为陶瓷制作带来新的突破。隋朝在瓷器烧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青瓷得到发展,白瓷也有很好的进步。同时,装饰手法也有创新,如在器物上贴花就是一个例子。

唐朝时期是中国陶瓷制作的一个转折点,瓷器制作达到了成熟阶段,进入了真正的瓷器时代。与陶器相比,瓷器在质地上更白、更坚硬或半透明,关键在于烧制温度的高低。汉代虽然有瓷器,但温度不够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始瓷器。而到了唐代,釉药的发展更加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因此唐代被认为是真正进入瓷器时代的时期。唐代最著名的窑口有越窑与邢窑。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被誉为“雨过天晴云破处,彩霞云朵般的颜色”,因此有“雨过天晴青”之美称。在陶瓷路上记载着“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见其制作精湛。越窑在五代时期成为吴越王钱氏的专用器皿,一般人无法使用,因此被称为“秘色窑”,都属于青瓷的制作范畴。

宋朝时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鼎盛时期,被称为“宋瓷”的陶瓷制品享誉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被誉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仅超越了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难以匹敌。

元朝时期,瓷业相较宋代有所衰落,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流行,白瓷成为主流,釉色偏白泛青,为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朝时期,中国的陶瓷艺术进入了新的阶段。明代之前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以后则以白瓷为主,尤其是青花和五彩成为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景德镇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宏大,延续了明清两代长达五、六百年而不衰。明代青花瓷器经历了早期的永乐轩德时期、中期的成化、正德时期,以及晚期的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