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白酒的生产标准与实际质量之间的距离

2024-06-26人已围观

白酒的生产标准与实际质量之间的距离

白酒生产标准与实际品质的错位分析

白酒,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便开始有了对质量的初步定义。那时的质量定义主要围绕酒精含量展开,与今日的全面质量标准相比显得相对单一和粗浅。即便今日,白酒的生产标准也似乎未能完全契合其实际品质,两者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

以酱香型白酒为例,其生产标准GB/T26760明确划分了一级和优级,主要区别在于酯类、酸类、固形物等含量的不同。这些理化指标在质检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所谓的“大曲坤沙茅台传统工艺”等描述,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显得较为模糊,难以量化。仅有一部分如茅台这样的国有大酒厂能够严格遵循这些标准。相比之下,一些小型酒厂可能更注重满足基本的理化指标,而忽略了对传统工艺的坚守。

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个问题:即使某些白酒在理化指标上达标,但其实际品质却可能大打折扣。比如,为了提高酯类含量,可能添加乙酸乙酯;为了增加酸度,可能直接添加酸类物质。这样的操作虽然能让白酒在检测时顺利过关,但无疑损害了其原有的风味和品质。市场上不乏成本低廉的液态法酒精白酒打着GB/T26760(优级)的标签,但实则品质堪忧。

白酒生产标准中对原料的规定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规定了必须使用水、糯高粱和小麦等原料,但在实际检测中很难判断这些原料是否真正被使用。因为经过发酵和蒸馏后,原料的大部分成分已经转化为酒精和水,只有极少量的酯类、醛类、醇类、酸类物质得以保留。而这些物质往往不足以证明原料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特殊的生产标准如贵州茅台酒的GB/T18356则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这一标准仅适用于贵州茅台酒及陈年贵州茅台酒,成为其品质的象征。相比之下,一些泛化的生产标准则可能因为缺乏具体的品质要求而被一些不良商家钻空子。

白酒的生产标准与实际品质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为了提升白酒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生产标准体系,并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检测。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学会辨别优劣产品,避免被不良商家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