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中国古代酒文化小曲培养过程的关键是什么?

2024-07-04人已围观

中国古代酒文化中,小曲和大曲的培养过程是非常关键的。首先我们来看宋代小曲的培养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曲团被制成饼状,然后用旧曲末逐个为其覆盖,排列在筛子内,放置在不透风的净室内,底部铺设干草(使用青蒿铺盖),厚度约三寸,然后在上面放上筛子,再用约四寸厚的草覆盖,覆盖时要均匀,不可有厚薄不均的情况,并且需要每一两天用手触摸一下。待饼子稍热且仍有白色覆盖时,即可去掉覆盖物。而在第二阶段中,将曲饼取出通风处放在桌子上,待稍干后逐个揭开,使其离开筛子,然后再放在篮子里悬挂在通风处,一个月后即可使用。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在第一阶段主要以“罨”为主,曲团处于较高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而第二阶段则以风干为主,温度和湿度逐步下降。

对于中国古代酒文化中的传统大曲的培养温度,一般是将曲块成型后送入曲房,微生物菌体会自然接种。在密闭的曲房内,微生物开始繁殖并散发热量,导致温度和湿度的上升。在培菌过程中,大曲与黄酒麦曲并无显著差异,仍需进行翻曲、通风、堆曲等操作步骤。关键的区别在于培菌温度。大曲的培养温度通常较高,可达50至60摄氏度。不同地区也有所不同,例如民国时期唐山地区的培养温度为52摄氏度,而茅台酒的酒曲培养温度甚至可达60摄氏度。工人在翻曲时甚至要裸露上身,仍然汗流浃背。这种向高温曲方向的发展可能是由于曲室内堆积的曲块数量增加,导致曲房内温度上升速度快、幅度大所致。

在明清时期,制曲成为一门手工业,曲坊专门从事酒曲生产。为了尽量利用空间,曲房内的曲块数量有可能尽量增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人们意识到高温曲所酿造的酒香气较好。虽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有一点是相对确定的,即酒曲上生长的高温菌与低温菌的比例随培养温度而变,高温菌代谢产物对酒的香气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